ECHO论坛 | 天倪-艺术与城市共生长

 

 

 

 

论坛主题:艺术与城市共生长
特邀嘉宾:童雁汝南 陈彧君 张周捷 朱晓飞 李驰
总 策 划: 陈峥嵘、海波
总 执 行: 徐磊、彭忠明
主办单位:ECHO ARETE 回响当代艺术空间 
协办单位:建学设计、 欧联智慧城市发展集团
支持单位:童雁汝南工作室
              生长上海实验室
              张周捷数字实验室
论坛地址:杭州市上城区白云路 24 号
论坛时间:2022 年 3 月 26日

 

 

 
1
 
论坛活动引言

 

 
四万年前,当原始艺术在洞穴中诞生的那一刻起, 它就成为人类感知神明的通道,注定空间与艺术密不可分。先祖们为了抵御外来侵害所慢慢演化生成的“城邦”空间,既是人类繁衍生息的空间、更是人类的精神栖息地,呈现出不同地域文明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丰富样貌。

 

贺兰山岩画  图片来源网络

 

良渚古城遗址  图片来源网络

 

随着社会发展,城邦逐渐演化为一个个内涵丰富、功能复杂的城市,作为构成城市空间重要元素之一的建筑,其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必然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成为反映当地独特文化的艺术符号,一座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文明程度也借城市景观和建筑风格得以体现。中国自改革开放后近四十年来,持续推动经济发展和城镇一体化建设,极大促进了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进步。但在这一过程中,城市空间设计也出现相对同质化、套路化的现象,使得在地特色文化资源价值被遮蔽、被削弱甚至被瓦解......,现代城市为当下的文化艺术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可这些舞台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同质化倾向。生活在城市中的个体,内在精神需求和文化认同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和急迫。

 

杭黄未来城展馆效果图  图片来源于建学设计

 

在回响空间举办的“天倪”当代艺术四人展中,我们期待呈现出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对东西方文化深层的思考,对传统艺术语言的创新表达。同时也是借由本次艺术展览和跨界论坛活动,拟探讨在全球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激变下,我们如何重识中国传统精神系统与艺术语言的价值,中国当代艺术从“如何当代”向“如何中国”转变的时代与实践意义。作为一个从专业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领域生长出来的艺术空间,促进艺术与设计的跨界交流,搭建当代艺术与城市领域融合发展的桥梁是我们的使命 之一。

 

因此,借由本次展览,荣幸邀请到参展艺术家代表、城市设计及运营等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聚力凝心、共同探究文化艺术与建筑空间的关系,探讨如何将艺术与设计创新力结合后融入到鲜活的城市生活,挖掘属于一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激活属于这个城市的原动力,弥合与满足现代人内心的多元精神文化需求。

 

一切努力是为了“良好生活”……

 

 

 
2
 
论坛特邀嘉宾介绍

 

 

特邀嘉宾:童雁汝南

意大利威尼斯美术学院、复旦大学

鲁迅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哲学与文化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科技部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科学与艺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民族艺术宫艺术总监

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艺术总监

 

2001 年 上海APEC 会议主会场艺术执行;2016 年 G20 二十国领导人杭州峰会主会场艺术总监;主席评价:效果登峰造极。第一次使当代艺术进入国家礼仪空间,获突出贡献奖;2017 年 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峰会主会场艺术总监,主席评价:意想不到。建立了艺术陈设的“金砖模式”,获突出贡献奖;2018 年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艺术总监,获突出贡献奖;

 

童雁汝南自幼学习国画书法,曾受李可染、欧阳中石等先生亲自教导,油画师从司徒立、许江等先生,参加威尼斯、库里蒂巴双年展,在意大利威尼斯奎里尼斯坦帕利亚基金会博物馆、德国哈根国立欧斯特豪斯美术馆等举办个展,及法国大皇宫国家博物馆、东京都美术馆学术展;作品被莫斯科现代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基金、 中国美术馆收藏。

 

 

 

 

特邀嘉宾:陈彧君
著名当代艺术家
生长实验室创始人
木兰溪艺术项目发起人
开放博物馆艺术项目发起人
 
陈彧君 1976 年出生于福建莆田,1999 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1999 年至2014 年先后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与油画系,现生活工作于上海。
在过去十多年中,陈彧君的创作致力于展现内在自我与外部影响之间的冲突。他试图检视当代亚洲国家中的个体在多元文化立场下所必须面对的身份认同的困境。凭借图像与符号、情感与观念的协调与互涉,他围绕着“乡土想象”等概念的空间诸面相进行探索, 从而观照后全球化景观的模糊性。陈彧君对于绘画、拼贴以及装置等各种形式的媒介运用自如。他认为生活中所接触的既有材料都可能成为艺术创作的中介,而这些来源于日常的元素消弭了陌生感与距离感。陈彧君将他的绘画和拼贴嵌入装置之内,邀请观者亲身把握作品尺度及其思维模式,体验作品边界的流动性。
 

 

 

 

 

特邀嘉宾:张周捷

独立设计师、数字艺术家
 
毕业于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为英国建筑师协会访问研究员,自 2010 年创立张周捷数字实验室以来,一直是数字创作领域的先锋实践者。目前为中央美术学院特聘专家、同济大学数字艺术研究方向副教授。
他的作品带有鲜明的独立性、实验性和未来性,探索数字形态的演化及制造。张周捷认为, 数字语境中的事物可以像自然界万物般生长变化,他所做的即是寻找其中的原理和迹象。他的作品主要关注逻辑的极简性、结果的多样性和不可预见性,这一切都源自他对自然的理解。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展出,并被众多博物馆、画廊及私人收藏,同时也受到了《Wallpaper*》、《纽约时报》《CNN》等主流媒体的关注与报道。拥有十年数字艺术实践 经验,建立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学术方向。也是目前计算机生成设计领域的先锋实践者,在 国内国外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在数字艺术方面独树一帜。
 
 

 

 

 

特邀嘉宾:朱晓飞

一级注册建筑师

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特许会员

建学设计副总经理

ZAN赞建筑暨建学研创中心主持建筑师

 

朱晓飞是一位对建筑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有着不懈追求的实践建筑师。他先后毕业于浙江大学(建筑学学士)和南京大学(建筑学硕士),立足于江南地域文脉,在空间秩序与活力的平衡之中探索着设计的创意与优雅。面对从城市新区到建筑单体的不同尺度,始终能够在纷繁的线索中建立起清晰的设计逻辑,为客户带来富有潜质的空间价值。他的作品多次入围和获得国际奖项,包括美国建筑师协会加州分会的年度规划设计奖(2013)、德国标志性设计奖best of best(2019)、德国国家设计奖(2020)、WAF•CHINA 年度优秀建筑(2020)等。他同时也积极参与跨学科的业界活动,多次受邀在重要的专业论坛和公益活动中发表新颖的设计观点。

 


 

 

特邀嘉宾    李驰

高级工程师/荷兰注册建筑师
欧联建学合伙人/有庐设计创始人
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游牧家”可移动无界居住空间品牌创始人
第四届上海城市艺术季浦东区总策展人
 

建筑师李驰,曾先后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建筑学学士、天津大学建筑学硕士、荷兰贝尔拉格学院(BerlageInstitute) 城市设计硕士学位并曾短期执教于荷兰戴尔夫特理工大学(TU Delft)。在 2012-2017 年出任荷兰建筑事务所 MVRDV 中国地区项目代表期间,由他主要负责国内设计任务的天津市滨海新区图书馆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评为“中国最美图书馆”,并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2 个世界伟大建筑”之一。2019 年李驰创立了“有庐设计”后,在文化项目、城市综合改造和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实践中,带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心态,以建筑师的顶层视角切入,将研究过程贯穿始终,策划并设计完成了博鳌亚洲论坛20年来唯一的一个第三方分会场--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等国家级项目,为每一个建筑寻找综合利用的最优解,让天下没有难用的土地。

 

 

 

 

 
3
 
关于回响空间

 

 

ECHO ARETE回响空间坐落于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周边环境青山环绕、幽静清雅。我们以国际化的视野、开放的思维,持续关注和支持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以艺术创造力为核心,定期举办多元丰富的艺术展览、跨界交流活动,拓宽艺术领域的边界,致力于探索当代文化的无限可能。

 

 

  

   扫码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活动